banner
全站搜索
网站标志
内容
走近世博会,感受未来建筑“外衣”
作者:盛盈    发布于:2017-12-07 16:29:59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
首日,超过20万的中外游客,徜徉于如人类文明魔方般的世博园。

  流连于千奇百状的展馆间,“为城市的明天储蓄智慧”、“人类、创造力、城市”、“和谐都市”等各国展馆主题,次第映入眼帘。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,这一点,仅从各国展馆建筑“外衣”上,就能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。

  远远看去,位于B片区的澳大利亚馆,好像澳洲旷野上一座绵延起伏的弧形矿石,初看上去似乎有些锈迹斑斑,但是用手一摸,却感觉非常光滑。展馆前,一位来自悉尼的女孩用熟练的中文告诉记者,澳大利亚是钢铁资源大国,展馆外表采用了用钢铁炼成的新材料——深棕色的耐候钢。这种钢表面有一层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,不仅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,而且只含微量的合金元素,因此比目前大量使用的不锈钢造价更为便宜。

  说起展馆建筑“外衣”,有着较强环保理念和配套技术的日本,历来相当重视。早在2000年举行的汉诺威世博会上,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纸建筑,就曾技惊四座,其材料来源于回收加工的纸料。汉诺威世博会结束后,这些材料又被运回日本,重新回收利用,制成了小学生用的练习册。此次上海世博会上,有着“紫蚕岛”美誉的日本馆,令人惊叹。其表面是一层带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“膜结构”,据介绍,这层膜不但白天能通透采光,还能利用积蓄的太阳能发电,让建筑物在夜晚闪闪发光。在“膜结构”的外表,还有一层“水膜”,可强化冷暖空气的流通,减少空调能耗,让展馆自由“呼吸”。

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改善城市建筑“外衣”,是否只是吸引观众眼球的“表面文章”?其实不然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建筑材料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。以一套90平方米、层高3米的住宅计算,如果使用新型环保保温板,每年可减少碳排量达72900公斤,相当于种植将近4000棵树。可以想象,当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低碳“外衣”,城市一定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。

  “什么时候能住上这样的房子?”、“我们住得起这样的房子吗?”在世博园参观时,面对宛若“星际来客”般的建筑,不时能听到观众发出这样的疑问。其实,从历届世博会来看,每一次让世人为之侧目的新发明、新创造,往往都能在世博会后被迅速普及推广,随之而来的则是成本的有效降低。由此看来,质优价廉的低碳建筑,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。

发展建筑低碳“外衣”,对于正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,刻不容缓。我国目前拥有的建筑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,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达到16至20亿平方米,到2020年,将新增建筑面积近200亿平方米。与此同时,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建筑能耗情况还处于一个较高水平。

  近年来,发展低碳建筑,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截至2009年底,我国绿色建筑面积累计已达2000多万平方米。此次以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,正是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低碳建筑优长,展示我国“低碳”决心,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良好契机。当然,这不仅有赖于政府、科研机构、相关企业的努力,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点滴做起。

 

脚注信息
脚注栏目

公司位置:

详细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新能源大厦B座820